• 股票代碼:688262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自主、開放“兩條路”不可偏廢 院士熱議國產芯片“自主創新”
                                            發布人:Admin 作者:趙廣立 王佳雯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日期:2019-09-17 瀏覽數:3363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不拒眾流,方為江海。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主創新的這段論述,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感觸頗深。

                                                     “在聽報告時我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放創新的指示,很有感觸。”近日,長期傾注于國產CPU研制和產業化的李國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習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正確理解自主可控和開放創新指明了方向。

                                                     自主創新不是“自我創新”

                                                     實現CPU的國產化替代,一直是中國人的心結,也事關整個中國信息化產業的根基。然而,在國產CPU事業的發展中,我國一直有這樣的一種輿論:要實現CPU等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就不能與外國公司合作,不能走開放創新的道路。

                                                     “自主創新絕對不能變成封閉的自我創新。”中科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郝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具體到芯片產業,這是一個需要全世界共同貢獻的領域,“就算美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芯片技術全‘包圓兒’”。

                                                     “不能認為我們只有把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都做完了才是完全的自主可控。”郝躍說,這也是習總書記提出的“自主創新”要在“開放環境下”“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大家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有合作也有制約。

                                                     “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些關鍵的技術和產品還需要外國提供是歷史造成的。”李國杰告訴記者,要解決受制于人的問題,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另起爐灶”,爭取基本上用自己的技術實現自給;另一條是與國外合作,走“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路。“‘另起爐灶’和‘引進消化’是互為補充的兩條道路,國家都應該支持。”

                                                     兩條道路“互為補充”

                                                     目前,我國的芯片產業恰恰是兩種模式并行:以龍芯CPU為代表的自主研發模式和以華芯通服務器芯片等為代表的“合作模式”。中興事件發生后,社會上質疑“合作模式”的聲音多了起來。

                                                     “發展產業有兩個基本要求:安全可控和用戶體驗。黨政軍部門和商業市場對這兩方面要求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兩條腿都要發力,同步前進。”李國杰說,對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產品,應該先考慮走另起爐灶之路,龍芯CPU等自主開發的產品這幾年在國防應用上已取得長足進展,說明這條路走得通;而平板顯示等民口領域走引進消化再創新的道路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說明后一條路也走得通。

                                                     李國杰介紹說,我國平板顯示曾經像集成電路一樣受制于人,國內企業京東方公司從全資收購韓國現代集團第5代液晶生產線開始,下真功夫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掌握了TFT-LCD技術,從而后來居上、扭轉乾坤,被習總書記譽為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案例”,為我國如何走開放創新之路樹立了榜樣。

                                                     當然,自主和開放兩條路各有優劣,都需要在“短板”上發力。李國杰說,另起爐灶的安全可控性較高,但生態環境要重新培育,一開始性能可能不如國外主流產品,因此要努力打造自主的生態環境,盡快提高產品性能;而走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路,一開始可借用國外的生態系統,起點高一些,但安全可控性較差,要下大力氣排除可能的后門和安全隱患,爭取獲得發展的自主權。

                                                    “不管走哪條路,最終目標是一樣的,都是要自己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和發展的主動權。”李國杰強調。

                                                   “跟高手過招”要留后招

                                                    事實上,習總書記關于如何正確處理自主和開放之間的關系,早在2016419日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就作了明確闡述:“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一定要堅持開放創新,只有跟高手過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郝躍在接受記者采訪中也提到,開放創新意味著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與合作。中國擁有巨大的集成電路市場,應該在諸如通信、汽車電子等特定領域培育自己的優勢,形成中國有競爭力的產品,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在激烈競爭中擁有話語權。

                                                    “我們在芯片產業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首先要在最擅長的地方取得突破,形成優勢領域,這樣才有跟國際合作的基礎。”郝躍說,如果各方在產業中相互依賴,就不用擔心現在的境況會出現。

                                                    跟高手過招,更要注意留有后招。李國杰提出,在開放創新的道路上,引進技術環節只是提高自主研發的起點。無論引進的技術水平多高,也不能放棄自主開發。

                                                   “在判斷一個團隊應不應得到國家支持時,不應以是否引進技術為界線,而要看是否真正在做自主研發、是否真心實意要解決安全可控問題、是否真正走市場化的道路,而不是以爭取國家經費為目標。”李國杰強調說。


                                            新聞中心

                                            • 蘇州國芯榮獲第五屆IC創新獎

                                              日前,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第五屆“IC創新獎”評審結果公示,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芯科技:688262)的“車規級車身及發動...

                                              閱讀全文 >

                                            • 捷報 國芯科技再次榮獲優秀支撐服務企業和芯火新銳產品 2021年第十六屆“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暨 “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活動發布儀式 12月20日在廣東珠海召開

                                              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國芯科技有限公司雙雙獲得2021年“中國芯”優秀支撐服務企業和芯火新銳產品兩項殊榮。國芯科技多次榮獲...

                                              閱讀全文 >

                                            • 蘇州國芯入選“首批蘇州市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

                                              7月18日,蘇州市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大會在工業園區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次會議以“深度融合、精準賦能,勇攀生產性服務業新高峰”為主題,...

                                              閱讀全文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友情鏈接: Power |

                                            蘇ICP備05051451號-1    Copyright ? 2017 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蘇州萬戶網絡 電話:86-512-68091375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av